English

关于实践哲学的讨论

2000-07-11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求是学刊》今年第2期展开了关于实践哲学问题的讨论。讨论中的不同观点为学术界提供了理解问题的新角度和新视野,颇具启发意义。

实践哲学研究的价值

衣俊卿认为,实践哲学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传统教科书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缺陷,确立了主体性原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突出地位。实践哲学的兴起超越了传统哲学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哲学理解范式,在人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确立了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原则。实践哲学所确立的主体性原则和主客体统一的原则,奠定了过去20年中国哲学研究领域的基础。

在实践观念上存在的误解

丁立群说,在实践观念上存在一些根本性的误解。1.实践内涵的经验主义误解和实践观念的泛化,消解实践的超验维度。2.把实践的客观性绝对化,贬低甚至否定实践的主观性。3.把实践庸俗化,忽略甚至割断实践与人类根本存在困境及其终极关怀的联系。

实践哲学的意义

王国有认为,如果忽视了实践作为人类总体性存在方式的根本现实,从本体论或认识论的思维方式出发,就会使实践的生存论内涵受到消解和遮蔽,就会影响实践在哲学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实践哲学的真实意义。只有超越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思维方式,恢复实践的总体性地位,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实践哲学给哲学发展带来的革命性变革,从而为实践哲学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

对实践自明性的质疑

樊志辉对实践自明性提出四个质疑。质疑之一:作为主体的“我行”——“实践”,的确是对作为主体的“我思”、“我意(欲)”的超越与综合。质疑之二:以“实践”为基石的“实践哲学”,借助于实践的历史性消解了一切所谓的超验的真理,反对任何形态的形上学存有论。质疑之三:近代哲学的主题是知识论问题,真知识是如何可能的,以及知识的客观根据是什么的问题成为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质疑之四:以“实践”为纲维来统摄马克思的思想是否真实可靠。

实践哲学为发现和解决问题提供生长点

王晓东认为,实践哲学真实地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标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特本质。实践哲学的论争,使我们在检视和反思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框架时寻到了纠偏和发展的根据和契机。传统解释模式由于对物质本体论的片面性倚重,在理论上强化了客观性原则、规律性原则和决定论原则,这无疑造成人的自由和创造性的缺度,使主体性丧失坚实的根基。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核心地位的确立使这一问题得到了根本的解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